阳光的使命

    什么是一个组织的使命?是这个组织在利益之外存在的深层次原因,甚至是这个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——这个组织的存在,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?这个组织的存在,能够为这个世界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?当这个组织消亡时,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一批人感到若有所失?
    对一个组织来说,使命就像地平线上指引方向的恒星,可以永远追寻却永远不可能到达。但就在这追寻的过程中,一个组织拥有的价值就得到了实现。
    阳光的使命是——让更多的人因我们而幸福。

    人人都想拥有幸福,甚至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使自己幸福。那什么是幸福?这个问题真可谓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普遍认为,幸福是一种感觉。但正如托尔斯泰的名言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,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”,幸福是有其普遍性、一般性的特质的。周国平先生对幸福有这样的阐述:可以简单地把幸福归结为快乐,但并不是一般的快乐都可以成为幸福。快乐要成为幸福,必须符合两个条件。第一,这个快乐必须是丰富的、多层次的,其中要包含高层次的快乐。如果只是单一的、低层次的快乐,例如只是肉体欲望的满足,就不能称作幸福。第二,这个快乐还必须是长久的、可持续的,它有生长的能力,快乐本身能生成更多的快乐。如果只有眼前的快乐,实际上埋下了今后痛苦的种子,也不能称作幸福。简单地说,幸福就是多层次、可持续的快乐。
    多层次的快乐,实际上就是指快乐有高层次的快乐与低层次的快乐之分。低层次的快乐就是生命的快乐。包括身体的健康、男女性爱的满足、充足的食物等等;也包括人的爱情、亲情、家庭带给人的天伦之乐。之所以将这种天伦之乐也作为生命的快乐,是因为这种快乐还是基于亲缘血缘,基于人的本能而产生的。低层次的快乐并不等于低级快乐,这是人作为宝贵的生命体应该享受的快乐。享受这种快乐天经地义,理所应当。人类如果没有对低层次快乐的深刻体会与珍视,就不会产生对高层次快乐的思考与追求。高层次的快乐就是精神的快乐。精神的快乐又包含了三个方面,一是智力活动的快乐,一是情感体验的快乐,一是拥有道德和信仰的快乐。

   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世界的能力,它体现为人的好奇心、思考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等方面。智力活动的快乐,是指人的好奇心、思考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、充分运用所产生的快乐。比如,我们解决了一道难题,发现了一个规律,以及解决和发现过程中的思考、分析、判断等等,都会让我们快乐,这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。也许思考出来的结果让我们痛苦,但是思考本身却是快乐的。

    情感体验是指人的感受能力。人不光有智力,也就是认识能力,人还有感受能力。如果说认识能力主要是面向外部客观世界的,那么,感受能力就主要是面向自己的内心主观世界的。当然,这两者并不能完全分开。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时候,不但要理性分析,也需要主观感受;我们主观感受内心的时候,实际上也是在认识我们的内心。但区别仍然是明显的,智力是人的理性的发展,情感则是人的内心的丰富。情感体验的快乐,就是指一个人有丰富的内心世界,并且对外部世界有敏锐的内心感觉。比如,见到漫山遍野的山花,能体会到自然的美丽;看到绵延万里的长城,能体会到人力的壮举;触摸到初生的婴儿,能体会到生命的神奇;听一曲高山流水,能体会到这曲子里那高山的巍峨和流水的淙淙。相反,看到满目苍夷而心生悲凉,看到老人脸上深深的皱纹而感慨生命的沧桑。这些,就是人所特有的情感体验。她与基于血缘亲缘以及生命本能所产生的爱情、亲情、家庭的天伦之乐的情感体验不同,这是人在本能之外生长出的美丽而丰富的心灵,是广义上的人的审美能力。

    拥有道德和信仰,会使一个人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;遵循道德约束,追寻人生信仰,会让一个人的内心得到充实和安宁。这是一种从心灵深处产生的快乐。
    什么是道德?从哲学的角度说,道德的根本有两条,一是同情心,也就是孟子说的“恻隐之心”,人类的道德即起源于此。什么是同情心?就是认识到自己是生命,别人也是生命,人和人之间要以生命和生命互相对待,爱自己和自己的亲人,还要爱别人和别人的亲人,要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要以对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,要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在此基础之上,形成了亚当•斯密所说的两种基本道德,一曰正义,一曰仁慈。也可基本理解为我们在“引言”中所说的“正直”与“善良”。
    道德的根本中的第二条就是要保持住人的尊严。什么是人的尊严?是说人和动物一样,都有兽性的一面,但人之所以为人,是因为人更有神性的一面,人有思想和灵魂,并且是高贵的。因此,人和人之间不要只作为生命和生命相互对待,而且要作为灵魂和灵魂相互对待,自尊且尊重他人。就如两军对垒,互为敌人,但两军将领却因为灵魂相通而惺惺相惜。一方战死,另一方就厚葬,给战败的、死去的人以人的尊严。到这个层次,道德就是信仰了。什么是信仰?不是说信奉某种宗教才是有信仰,就对人的尊严的认识来说,只要一个人相信人身上有某种不可亵渎的东西,不管把这个东西称作神性还是灵魂,都忠实它、守护它、坚守它,这就是有信仰。
    从上面的分析会看到,我们这里所说的道德,不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道德规范。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道德规范,比如爱国守法、明礼诚信、团结友善、勤俭自强、团结同学、尊敬师长等,其实是行为规范,是约束行为、要求行为的。而几乎所有的行为规范都是不能永生的,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正确,在另外的的条件下又错误的。比如,爱国守法,如果国家已经被独裁者窃取,法律已经沦为权贵阶层的护身符,还能爱国守法吗?这里所说的一个人有道德,是指这个人内心对那些普世价值观——爱、正义、仁慈、平等、勇敢、尊重生命等——的认同和坚守。这些也都是一种内心的体验,但和我们前面说的情感体验又不同,这些体验都是指向他人,是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的信条。

    智力活动的快乐,情感体验的快乐,拥有道德与信仰的快乐,合并称作精神的快乐,与生命的快乐一起,将构成一个人的幸福。只有生命的快乐,动物也会有这种快乐,那不是人的幸福;只有精神的快乐,生命本身却处在痛苦之中,也不是完整的幸福。

    可持续的快乐,是指可以长时间存在的快乐,是指可以自我生长的快乐。从一个快乐可以生出两个快乐、多个快乐,从一点儿快乐可以生长出更大的快乐。不论生命或精神,如果都只能享受一时的快乐,知道快乐过后就是风刀霜剑,就是万丈深渊,也不会产生幸福。

    幸福确实是一种感觉,这种感觉来自于多层次、可持续的快乐,来自于生命快乐与精神快乐的统一。

    一个没有读过书、没有上过学的村妇也会拥有幸福。这个村妇虽辛劳,但每日粗茶淡饭总能保证;夫妻相爱,子女健康,每天都感受到天伦之乐;这个村妇会因为学会了裁剪衣服,会为自己修好了风箱而高兴满足;这个村妇在野地里采一朵野花戴在头上,同样感到了自己比以往的美丽;这个村妇会为自己养的小鸡小鸭的夭折而伤心难受——不是因为它们不能长大下蛋,而是觉得那也是一个小小生灵;这个村妇会毫不犹豫地给上门乞讨的人一碗上好的米面,邻家遭灾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,可能只是简单的一句:谁还没有个难处哩。这个村妇相信,只要自己辛勤劳动,这样的日子就能持续下去。这个没读过书、没上过学的村妇拥有真正的幸福。

    良好的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拥有幸福,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幸福。人与人类的终极追求是幸福,而这也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。苏霍姆林斯基说道:“理想的教育是,培养真正的人,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。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、终极性价值。”

    但是,现实的情况是,目前所谓的教育正在使学生们丧失认识世界的能力,丧失感受内心的能力,模糊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。教育的根本目标本应是让受教育者幸福,现在却成了杀死受教育者的幸福的杀手。现在的教育,对中小学生是无边的课业,在学习方式上是机械的记忆,至少在学校里、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,没有幸福感;对于大学生乃至硕士生、博士生,是理想目标的缺失,是心灵圣地的空虚,是对财富、名声、地位极度渴望又不得的焦虑和郁闷。即使那些所谓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,也普遍为命所困(安全)、为情所困(感情)、为魂所困(安魂)。这些人的幸福感反倒远不及那位没读过书、没上过学的村妇。
    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,旧的精神价值体系崩解,新的精神价值体系没有建立,于是,就只剩下了对生命快乐的追逐。但人之所以为人,就是因为,人有思想,人有灵魂。只是满足生命的快乐却没有精神的快乐,就会使人感到心无所依,魂无所归,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体验。

    如何能改变这种情况?首先就是要改变现在的教育,要回到教育的本意,找回教育的本质,使教育不再成为杀死幸福的凶手,而要成为幸福的助产士、接生婆!
    现在的教育之所以成了杀死幸福的凶手,一是现在的教育抛弃了对人类精神的弘扬,对人类心灵的滋养,全面功利化;二是现在的教学手段机械生硬,违背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和生长规律。

    所谓教育的全面功利化,是指现在从幼儿园教育开始,甚至从孩子一出生开始,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就以能学到什么知识、什么技能,对今后的考学、工作、挣钱“有什么用”为标准来决定学习的内容。学习的一切东西都以能否实用为衡量标准,都以能否换来金钱、名声、地位为衡量标准。与此没有直接关系的心灵的滋养、道德的确立都被丢在一边。即使说要培养美育素质,也都是一下子就想到去学习吹拉弹唱、琴棋书画,目的是掌握这些技艺,在今后可能会在竞争中用得上,而不知道美育是培养人美丽而丰富的心灵。或者说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,一说出来就是那些行为规范,遵守这些规范也是为了能被这个社会接受,能够“混得开”,而没有使学生的灵魂变得高贵,没有让那些普世价值观融进学生的身体里、心灵里、灵魂里。

    所谓现在的教学手段机械生硬、违背规律,是指现在遍布于绝大多数学校的老师讲、学生听的学习模式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,正应该是其思考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得到生长的过程,正应该是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、探究、交流而逐渐体会相互的尊重、平等、关爱的过程。但在这种学习模式下,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极少,基本剥夺了学生质疑和思考的权利,学生只不过像电脑的硬盘一样,是一个记忆的机器,记住即可,记住就是好学生。同时,在课堂上,学生们并不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,而是一个个完全孤立的个体。

    因此,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学校,从本质上讲,每天进行的并不是教育活动,只是培训活动。学生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只是技巧、技能、技艺(包括考试的技巧、技能、技艺),而学校极大地缺少对学生的思考力、想象力、创造力的培养(智育),极大地缺少对学生美丽而丰富的心灵的培养(美育),极大地缺少对学生高贵的灵魂的培养(德育),因而,众多学生并不具备健全的精神,也就不具备健全的人格。这样的学生,即使学会了一些今后谋生的技能,但不会拥有真正幸福的人生。而且,我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,可是最终我们发现,这些人充其量成为跨国公司的中级技术人员、中级管理人员,就是成为不了那些开创时代的人、引领未来的人。钱学森在晚年曾问温家宝总理:“为什么我们就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?!”我想,这就是原因!

    著名学者、外交家,已经年逾八旬的资中筠女士曾在博客中写过一段话:“我已经不认同现在的清华了。今年一百周年给我发了一个请帖,我拒绝去,我觉得已经面目全非了。清华现在变得非常势利,向权力和财力聚集。现在的大学,特别是名牌大学,招天下英才而毁灭之,这是伤天害理的事情。”
    岂止是从大学才开始招天下英才而毁灭之,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英才的毁灭,实际上从幼儿园就开始了(幼师虐童),甚至从一出生就开始了(父母的错误教育)。

    目前的教育,使多少聪明绝顶,可以推动历史、影响时代的人就变成普通人了,使多少极具慧根,可以扭转乾坤、开创未来的人就变成普通人了。

    阳光是一个教育机构,面对这样的现状,我们要做的,就是要给孩子们真正的教育,从教育理念、教育内容到教育手段、教学方法,都要使学生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,不但学到知识,学到技能,同时使他们的精神、思想和灵魂得到全面健康的生长。这样,学生的未来才会幸福。
    因此,阳光的使命是——让更多的人因我们而幸福。

    不仅要让我们的学生幸福,同样要让我们的员工幸福。
    要让阳光人享受到生命的快乐。要通过阳光人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大的价值而使阳光不断发展壮大,从而可以有越来越强大的能力为阳光人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;要建立相应的机制保证阳光的发展必须与员工的收入同步提高。要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阳光人可以更好地体会到爱情、亲情、家庭的美好。
    要让阳光人享受到精神的快乐。在阳光的任何岗位上,都要鼓励创造性的、充满想象力的工作方式,而反对在工作中不积极思考的被动式、习惯性的工作方式,要在工作中体会到思考的快乐,体会到创新与创造的快乐;在专业工作之外,我们鼓励倡导全员读书,不断学习;鼓励大家在工作之余接近自然、亲近自然,使我们的心灵不断丰富、更加美丽;我们更要坚守住阳光的核心价值观,使阳光人获得灵魂上的安宁与快乐。
    为社会创价值,为员工谋幸福,就是阳光的存在哲学!

    不仅要让阳光的学生和员工幸福,我们还将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我们周围的人,向与我们打交道的人,向这个社会传递我们的心灵与灵魂,传递爱,传递生长,传递责任,传递快乐。让我们得到别人的尊重,也同样让别人感到如沐春风。

    我们做到了这些,阳光的事业将会基业长青,阳光人实现自身幸福的能力也将与日俱增。
    我们的使命是——让更多的人因我们而幸福。


Copyright 2003-2022 powered by mdjsu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黑ICP备2022009921号-1 五悦华章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|阳光书吧